日本的「傳統人形」與「木芥子人偶」是什麼?從歷史、種類、特色來了解職人的技藝世界

日本 傳統 人偶 種類 歷史 特徵 雛人偶

日本傳統的人形和木芥子人偶(こけし)是充滿職人技藝與美學的工藝品。從樸素溫暖的造型,到華麗絢爛的雛人偶、五月人形,各地都孕育出獨具特色的造型美學。

自古以來,日本人形不僅用於驅邪避災的「人形(ひとがた)」,也承載著祈求健康與幸福的護身意義。現代則作為室內裝飾或禮品也相當受歡迎。

本篇文章將詳細介紹日本人形的歷史、種類、代表性的傳統工藝品,以及木芥子人偶的魅力。透過這些極具攝影美感的日本人形文化,一起窺探蘊含傳統與祈願的世界吧。

🎎來看看人氣「雛人偶」排行榜!(Yahoo! Shopping

※如果您透過本文介紹購買或預約商品,可能會有部分銷售額回饋給FUN! JAPAN。

什麼是日本人形?融合文化與藝術的傳統工藝品

日本 傳統 人形 種類 歷史 特徵 博多人形
博多人形 ©Fukuoka Prefecture Tourism Association

日本的人形不僅僅是玩具,更作為美術品、工藝品,或是寄託願望與祈禱的對象,自古以來深受人們喜愛。

因此,所使用的素材與製作方法也相當多樣,從以紙、陶土、木頭、布料等製成的質樸人偶,到融合繪畫、雕刻、織物、染色等日本傳統技藝的藝術性極高的人偶皆有。

此外,各地流傳的鄉土人形,反映了誕生當時的地方風俗、信仰與生活方式,也是了解日本文化史的重要文化資產。

日本人形的歷史。雛人形、五月人形的起源

日本 傳統 人形 種類 歷史 特徵

日本人形的起源之一,是將疾病或災厄轉移到以木頭或紙製作的「形代(かたしろ)」或「人形(ひとがた)」上,作為驅邪避災的習俗。在奈良時代的遺跡中,發現了7世紀後半的木製人形(木製品形),證明當時已經有這種風俗。

日本 傳統 人形 種類 歷史 特徵 雛人偶

作為玩具的人偶則發展為「雛遊(ひいな遊び)」。在11世紀初,紫式部的《源氏物語》中也有相關記載。16世紀末,利用「形代(ひとがた)」驅邪與「雛遊(ひいな遊び)」結合的宮中儀式開始舉行,之後這種儀式也傳到武士階級。到了17世紀,「女兒節」在一般民眾間普及,雛人偶也從一對樸素的內裏雛,發展為穿著華麗服飾、裝飾豐富的階梯式擺設。

🎎閱讀更多「女兒節」的詳細介紹

日本 傳統 人形 種類 歷史 特徵 五月人形

另外,為了祈求男孩健康成長的端午節,在武士社會中作為祈求武運長久的儀式,於江戶時代變得盛行。最初是將頭盔和旗幟裝飾在戶外,隨著這個習俗普及到庶民之間,開始出現了在室內擺放模仿傳說或歷史英雄的武者人偶或鎧甲頭盔的「五月人形」風俗。

此外,在江戶時代,表現歌舞伎、能劇名場面、美人畫、庶民生活風景的服裝人偶和風俗人偶等,各種人偶文化蓬勃發展。

像這樣,日本的人形在信仰、藝術、遊戲、慶典等日常生活中扮演多元角色,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傳承至今。

被指定為傳統工藝品的日本人形有哪些?種類與特色介紹

博多人形(福岡縣)

日本 伝統 人形 種類 歴史 特徴 博多人形
©Fukuoka Prefecture Tourism Association

福岡縣製作的博多人形起源於1600年。據說是在福岡城築城時,製作鬼瓦(屋頂兩端裝飾用的瓦片)的工匠燒製素燒人偶,並獻給藩主作為起源。到了明治時代(1868~1912年),在1867年巴黎萬國博覽會等場合廣受好評,並出口到海外。

日本 傳統 人形 種類 歷史 特徵 博多人形
©Fukuoka Prefecture Tourism Association

自古以來傳承下來的博多人形特色之一,是直接在素燒人偶上著色,讓人感受到陶土的溫潤,同時展現出美麗且生動的氛圍。此外,題材涵蓋美人、歌舞伎、能劇、武者、生肖等多種類型,也是博多人形的另一大特色。

🎎「博多人形」的價格範圍?推薦的人形一覽(Yahoo!Shopping)

江戶節句人形(東京都、埼玉縣)

日本 傳統 人形 種類 歷史 特徵 江戸節句人形
資料來源:Yahoo!Shopping

江戶時代受京都人偶製作影響而開始的江戶衣裳著人形。在寶曆年間(1751年~1764年),逐漸確立了以寫實且精緻的「江戶前」風格,營造出生動活潑的氛圍。

江戶人偶文化的鼎盛期是在文化文政期(1804年~1830年)。為了端午節,開始製作配戴頭盔和鎧甲的五月人形,以及仿製真實甲冑的江戶甲冑。

此外,像浮世繪一樣,模仿歌舞伎人氣演員製作的小型寫實江戶風俗人偶和市松人形也是在江戶時代出現的。這些江戶衣裳著人形和江戶甲冑被指定為經濟產業大臣認定的傳統工藝品「江戶節句人形」,至今仍傳承著江戶的生活與文化。

🎏「江戶節句人形」價格高嗎?查看價格範圍(Yahoo!Shopping)

江戶押繪(東京都等)

日本 傳統 人形 種類 歷史 特徵 江戶押繪

江戶押繪是在江戶時代於日本橋和淺草一帶開始盛行製作的。以江戶押繪裝飾的羽子板「江戶押繪羽子板」透過在「歲之市」(年末舉辦的市集)販售而廣為流傳,並融合了歌舞伎的服裝、風俗以及日本畫的技法而發展。在有著被稱為江戶三座的三個劇場的淺草,描繪歌舞伎演員姿態的押繪特別受到歡迎。

江戶押繪的魅力就在於那生動、充滿活力的表情與姿態。要表現出這些神韻非常困難,據說職人們會實際觀賞舞台演出來構思設計。這正是一項結合文化與藝術的傳統工藝。

岩槻人形(埼玉縣)

日本 傳統 人形 種類 歷史 特徵 岩槻人形
資料來源:Yahoo!Shopping

岩槻人形主要在以岩槻市為中心的地區製作,其起源可追溯至1634年至1647年日光東照宮建造期間。當時來自全國各地的工匠聚集於岩槻,其中有擅長製作人形的工匠,這成為岩槻人形誕生的契機。1697年,來自京都的佛師將桐塑頭※的技法傳入,進一步促進了人形製作的發展。這項技法藩內的武士以及農家等作為副業代代相傳。

主要產品有雛人形、五月人形、浮世人形等著裝人形。其特徵是圓臉、大眼睛,並以胡粉(一種白色顏料)打造出光滑的膚質。服裝則使用如西陣織等高級織物,與人形華麗的彩繪相映成趣,展現出高雅華麗的風格。

※桐塑頭:以桐木粉加上糨糊混合塑形製作人形頭部的技法  

🎎「岩槻人形」的價格範圍?在Yahoo!Shopping查詢

駿河雛人形(靜岡縣)

日本 傳統 人形 種類 歷史 特徵 駿河雛人形
資料來源:Yahoo!Shopping
日本 傳統 人形 種類 歷史 特徵 駿河雛人形
資料來源:Yahoo!Shopping

駿河雛人形的起源據說是在江戶時代後期(19世紀初)。當時現今靜岡市駿河區一帶,從美濃國(今岐阜縣)邀請來的土人形師傅開始製作土製的「煉天神」,這被認為是駿河雛人形的起點。之後,開始製作穿著衣裝的「衣裝著天神」,成為駿河雛人形的原型。

駿河雛人形最大的特徵,是將雙臂彎曲後安裝的「腕折」或稱「振付」這道工序,凝聚了職人的高超技藝。僅從腕折的完成度,就能看出是哪位職人的作品,充分展現了作者的個性。

另外,這些服裝的上下分開製作也是一大特色,展現出華麗且富有動感的造型。主要的製作品除了雛人形之外,還有五月人形、煉天神、武者人形等。

※煉天神:以平安時代作為學問之神而受人信仰的貴族——菅原道真為原型製作的人偶。

🎎「駿河雛人形」價格高嗎?來看看價格區間(Yahoo!Shopping)

駿河雛具(靜岡縣)

駿河雛具的歷史可追溯至16世紀靜岡淺間神社的建造時期。以這次工程為契機,來自全國的木工職人與漆藝師的高超技藝匯聚於靜岡。之後,雛具製作作為漆器的一個分支發展,並作為精緻的工藝傳承下來。

最大特色在於,僅傳統樣式就有約40種,包括櫃子、梳妝台等裝飾於雛人形周圍的雛具,每一件都以與真正家具相同的工序精細製作。因此,針線盒或櫃子等實際上也能作為收納小物使用。此外,這些雛具上還施有華麗的蒔繪,能享受優雅氛圍也是駿河雛具的魅力之一。

京人形(京都

日本 傳統 人形 種類 歷史 特徵 京人形
資料來源:Yahoo!Shopping

京人形是指在京都製作的日本人偶的總稱。其起源可追溯至平安時代(8世紀末~12世紀),最初是貴族女童的玩具「雛人偶」。之後到了江戶時代,誕生了雛人形、五月人形、浮世人形等衣裳人形。

京人形的特色在於,頭部、頭髮、手腳、小道具等各個工序與部件皆分工製作。不乏穿著真正西陣織和服、散發高級質感的作品。由技藝精湛的工匠們所培育的傳統,至今仍在京人形中流傳,展現其深邃的魅力。

🎎「京人形」是什麼樣的人偶?透過照片來確認(Yahoo!Shopping)

日本的「木芥子人偶」是什麼?從起源、種類、特色看東北的傳統工藝

日本 傳統 人形 種類 歷史 特徵 木芥子人偶
照片提供:宮城縣觀光戰略課
日本 傳統 人形 種類 歷史 特徵 木芥子人偶
照片提供:宮城縣觀光戰略課

木芥子人偶最大特色是僅有頭部與身體的簡化造型。其起源於江戶時代的文化文政年間(1804年~1830年),由東北地區的木地師為孩子製作玩具而誕生。由於製作技術、造型、花紋等只傳授給家族或弟子,因此每個家系或地區都發展出獨特特色。目前分為12個產地系統。

※木地師:使用名為「轆轤」的旋轉裝置等,將原木狀態的碗、托盤等木工品加工的職人

🎎「傳統木芥子人偶」價格高嗎?便宜嗎?來確認價格區間(Yahoo!Shopping)

宮城傳統木芥子人偶的種類與特色

日本 傳統 人形 種類 歷史 特徵 木芥子人偶 宮城 傳統
彌治郎木芥子人偶 照片提供:宮城縣觀光戰略課

在12種傳統木芥子人偶系統中,宮城縣的系統有「遠刈田木芥子人偶」、「彌治郎木芥子人偶」、「鳴子木芥子人偶」、「作並木芥子人偶」、「肘折木芥子人偶」這五種。這些木芥子人偶都誕生於溫泉地區,並且所有製作過程都是由一位職人獨自完成。

遠刈田木芥子人偶

日本 傳統 人形 種類 歷史 特徵 宮城 傳統 遠刈田木芥子人偶
照片提供:宮城縣觀光戰略課

有著較大頭部,分為繪有日本傳統髮飾的華麗款式,以及沒有裝飾的黑髮款式。臉部特徵是細長的眼睛和挺直的鼻樑,給人成熟的印象。身體圖案則以菊花、梅花等多樣花紋為特色。

彌治郎木芥子人偶

日本 傳統 人形 種類 歷史 特徵 彌治郎木芥子人偶 宮城 傳統
照片提供:宮城縣觀光戰略課

頭部繪有像貝蕾帽一樣的轆轤線,下方則畫有紅色的「手絡(てがら)」日本髮飾是其特徵。由於會根據顧客需求製作,因此比其他系統有更多樣的造型和圖案,是自由度很高的傳統木芥子人偶

※轆轤線:利用旋轉裝置「轆轤」畫出的線條

鳴子木芥子人偶

日本 傳統 人形 種類 歷史 特徵 鳴子木芥子人偶 宮城 傳統
照片提供:宮城縣觀光戰略課

以寫實的繪畫風格為主,身體圖案多為菊花,整體華麗。轉動脖子時會發出「吱吱」聲,臉型為瓜子臉(像瓜子一樣平衡的臉型),身體則有明顯的曲線,是其主要特徵。

作並木芥子人偶

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細長直條狀的身體配上小巧的頭部,另一種則是身體有細長的曲線並帶有較大的裙擺,讓整體更穩定。

肘折木芥子人偶

承襲自鳴子系和遠刈田系的木芥子人偶。身體多受鳴子系影響,粗壯且筆直,但也有在裙擺上方有曲線、裙擺較粗的款式。身體顏色鮮豔的黃色,五官描繪得非常有力,是其一大特色。

目次

Survey[問卷調查] 關於日本旅遊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