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日本因熊出沒而造成的災害逐漸增加。不僅僅是山區,連露營地、健行步道,甚至鄰近人煙的觀光景點也頻頻傳出熊出沒的新聞,讓不少人擔心「如果在旅途中遇到熊該怎麼辦?」
另一方面,「沒有熊的縣」也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
本篇文章就是為了消除觀光客這類不安而特別製作的日本旅遊熊防範完全指南。
除了介紹日本熊出沒區域等資訊外,還會說明如何避免遇到熊、防熊噴霧等道具的使用方法,以及萬一真的遇到熊時「保命的正確行動」,讓您一目了然。
※如果您透過本文介紹購買或預約商品,可能會有部分銷售額回饋給FUN! JAPAN。
為什麼突然增加?日本熊害的背景:棲息分布範圍擴大
為什麼日本熊出沒和災害的報導會增加呢?不只是「熊變多了」,更大的原因是熊的活動範圍本身擴大,與人類生活圈接觸的機會變多了。
【政府數據】全國熊分布範圍的擴大
因應熊害增加,日本政府自2024年起實施「熊害對策等相關省廳聯絡會議」,加強相關對策。
根據該報告書指出,日本現存的熊分布範圍正大幅擴大。2003年度至2018年度這15年間,亞洲黑熊的分布範圍約為1.4倍,棕熊也擴大到約1.3倍。
熊分布範圍擴大的根本原因:日本社會結構的變化
熊分布範圍擴大的背後,與人口減少、高齡化等日本社會結構的變化有關。這導致熊的生態系統產生巨大變化,人類生活圈與熊的棲息環境逐漸重疊。
對人類的警戒心降低
由於林業、狩獵、里山利用等人類活動減少,熊學會了即使接近人類生活圈也很安全,對人類的警戒心變得薄弱。
棲息環境變得更適合熊
隨著廢耕地擴大、被遺棄的果樹增加,人類生活圈周邊對熊來說變成食物豐富且容易藏身的理想棲息地。
「為了不遇到熊」必知的4個重點
避免熊害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遇到熊」。熊本來就是會避開人類的動物,但如果不知道正確的防範措施,可能會意外遭遇,導致危險情況。
重點1:了解熊的生態與行為
日本棲息的熊主要有「棕熊」和「亞洲黑熊」兩種。根據種類,在觀光地遇到的風險和危險度也大不相同。
日本棲息的熊有「棕熊」和「亞洲黑熊」兩種
- 棕熊:日本陸地動物中體型最大(200~400kg),力氣極大,遇到時的危險度極高。主要分布於北海道。
- 亞洲黑熊:體重約50~100kg。比棕熊膽小,但習慣人類的個體或帶小熊的母熊特別危險。近年來災害急速增加。主要分布於本州、九州。
熊活動最頻繁的時期與時段
熊出沒風險高的時期和時段要特別注意。
- 活躍時期:春季(4月~6月)為冬眠剛結束,熊很飢餓,為了覓食活動範圍會擴大。秋季(9月~11月)則為了冬眠前儲備營養,尋找食物的壓力大,活動範圍也會擴大。冬季前相關報導增加就是這個原因。
- 活躍時段:為了避開人類,熊多在日出後和日落前最活躍。這段時間盡量避免進入山林或健行。
重點2:確認熊出沒資訊
事先確認觀光景點周邊是否有熊出沒的情報,是最簡單且最重要的預防措施。
透過網站確認
各縣市政府的官方網站都會公開最新的熊出沒地圖及警示資訊。規劃旅行時,請用日文搜尋「〇〇県 クマ 出没情報」等關鍵字,確認最近是否有目擊情報或警報發布。
務必檢查當地的告示牌與公告欄
在登山口、健行步道入口、露營區等進入自然區域之前,一定會有警示的看板或公告。這些現場資訊是最新的,請務必留意確認。如果有「警報」或「注意報」發布,請認真考慮更改行程或取消計畫。
重點三:讓熊知道有人類在附近
對怕人的熊來說,與人類突然相遇也會讓牠們受到驚嚇。因此,主動用聲音讓熊知道有人類存在也是一種預防方法。建議隨身攜帶熊鈴,邊走邊發出聲響,或是「聊天」也很有效。請積極讓熊知道人類的存在。
重點四:注意熊可能藏身的地方
與熊相遇,往往是因為不小心靠近了熊藏身或覓食的地方。
在視線不良的濃密灌木叢、水聲會蓋過腳步聲的溪邊或水域,都請特別小心。在聚落或山腳附近,沒有人採收的柿子、栗子等果樹也可能成為熊的食物來源,請避免靠近這些果樹周圍。
此外,熊對食物的氣味非常敏感。在露營區或休息區,請務必不要留下廚餘或食物殘渣。
「如果遇到熊」保命的四大重點
萬一真的遇到熊,您會怎麼做呢?其實最危險的行為就是「驚慌失措、拔腿就跑」。為了將傷害降到最低,請冷靜應對。
重點一:不要刺激熊
遇到熊時,絕對不能做的事就是奔跑逃離,以及大聲喊叫等刺激行為。熊會對快速移動的東西產生反應,可能會追上來。大聲喊叫只會讓已經受驚的熊更加緊張,甚至引發防衛性攻擊。請一邊觀察熊的動靜,一邊安靜且緩慢地離開現場。
重點二:其實「溫和地說話」很有效
雖然不能大聲喊叫,但「溫和地說話」是被建議的做法。當熊靠近時,有時牠還沒意識到你是人類。請慢慢舉起雙手揮動,同時溫和地說話,讓熊知道您是人類。
重點三:用防熊噴霧擊退
遇到熊時如果無法逃脫,熊開始攻擊您時,若您手上有防熊噴霧,請毫不猶豫地使用。
當熊靠近到3~4公尺時,請對準熊的眼睛和鼻子果斷噴射。為了能冷靜使用,請事先確認好使用方法。
另外,現在可以租借熊用防身噴霧的地方也越來越多了。
重點4:最後手段:遭到攻擊時的「防禦姿勢」
當已經無法避免熊的攻擊時,作為最後手段,請採取防禦姿勢。趴下來保護臉部和腹部,雙手繞到脖子後方保護頸部。
【最新】熊出沒地區與最新警戒資訊
截至2025年11月,目前受害最嚴重的是東北地區,但全國各地熊出沒的情報都在持續增加中。
另外,開車時也不能掉以輕心。也有在行駛中與熊發生碰撞事故的案例。筆者的朋友曾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遇到突然衝出來的熊發生了碰撞事故。幸好人沒有受傷,但車子卻壞了。
無論在哪個地區,務必確認旅遊目的地縣政府的官方網站,取得最新資訊非常重要。
備受關注的「沒有熊的縣」:千葉、九州、沖繩
隨著熊相關報導增加,「沒有熊的縣」,也就是所謂的「無熊縣」也受到關注。無熊縣顧名思義,是指沒有發現棕熊或亞洲黑熊棲息,或已被認為絕種的地區。目前被認為沒有熊的地區有千葉、九州和沖繩。
千葉縣和沖繩縣沒有棲息或目擊情報,九州則在2012年宣布亞洲黑熊絕種。這些地區作為可以不用擔心遇到熊、安心觀光的地區而備受矚目。
了解防熊對策,安心享受日本觀光
本文從日本熊害急增的背景,到預防遇到熊的方法,以及萬一遇到熊時的行動原則都做了說明。
只要有正確的知識與準備,就能安心享受日本豐富的自然。如果還是很擔心,也可以選擇沒有熊風險的「無熊縣」作為旅遊目的地。請善用本文資訊,實現安全的日本觀光。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