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5日至11月26日將舉辦「東京2025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Deaflympics)」。來自世界各地的聽障運動員將齊聚東京,在這個舞台上展開激烈的體育盛會。
不過,或許有些人會想:「到底什麼是聽障奧運會?」為了這些朋友,本文將為大家介紹聽障奧運會的歷史、值得關注的運動員,以及觀賽時必知的應援方式等重點。
什麼是聽障奧運會(聽奧)?與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帕運)的差異及參賽資格詳解
「聽障奧林匹克(Deaflympics)」這個詞,是由Deaf(聽障)和Olympics(奧林匹克)結合而成。其中「Deaf」在英文中意指「聽不見」。也就是說,聽障奧林匹克是專為聽障者舉辦的國際性奧林匹克運動會。
能夠參加聽奧的運動員,必須是在摘除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等輔助裝置後,聽力損失超過55分貝的聽障者,且必須是各國聽障體育協會註冊的運動員。此外,進入比賽場地後,即使是練習時間,也禁止配戴助聽器等輔助裝置。這是為了讓所有聽障及聽力不便的運動員能在「公平的立場」下挑戰體育競技。
聽奧的主辦單位是國際聽障體育委員會。該委員會於1924年第一屆大會舉辦時成立,至今不僅負責聽奧的運營,也致力於舉辦聽障世界錦標賽及推動各國聽障體育發展。目前會員國已達104國。
和奧運相同,聽奧每四年舉辦一次,分為夏季和冬季。第一屆於法國巴黎舉行,當時有來自9個國家的148名運動員參加。此後,參賽國家和運動員人數逐年增加。2017年在土耳其薩姆松舉辦的第23屆大會,創下史上最多的100個國家、約3,100名運動員參加的紀錄。
今年聽奧迎來100週年紀念,且這屆紀念性的比賽場地正是在東京都。這也是日本首次舉辦聽奧,預計將掀起一波熱潮。
聽奧創立的背景:為何作為獨立賽事發展?
那麼,聽奧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呢?
國際手語與視覺資訊:聽奧獨特的規則與賽事運作
1989年,國際帕拉林匹克委員會(International Paralympic Committee, IPC)成立時,國際聽障體育委員會也曾是成員之一。然而,國際聽障體育委員會於1995年退出該組織。其原因在於,為了追求聽奧的獨創性。
國際聽障體育委員會所追求的重點如下:
- 比賽中的所有溝通皆以國際手語進行
 - 起跑信號或裁判的口令等,皆以視覺資訊取代
 - 除此之外,運作規則與奧林匹克相同
 
另外,雖然帕運起初是以復健為重點的理念開始,但聽奧則是從聽障者之間重視紀錄的觀念出發。現今兩者都已轉變為在承認障礙存在的前提下,追求「競技卓越」的理念。
【用眼睛欣賞的運動】以光與手旗作為信號!聽奧競技的巧思
  與奧運及帕運最大的不同,果然還是在於「視覺資訊」上的巧思。
例如,短跑起跑時的發令聲。由於聽障運動員無法聽見,因此會以閃光燈閃爍,用光線來傳達起跑信號。這種閃光燈不僅用於田徑賽,也廣泛應用於籃球、手球、游泳等各種競技。
此外,在足球或橄欖球等比賽中,裁判有時會吹哨。為了讓聽障運動員能察覺,裁判會同時舉手或揮旗,以視覺資訊通知。「用眼睛」取代「耳朵」來接收訊息,這正是聽奧的一大特色。
焦點選手介紹!定向越野選手 辻悠佳:憑藉地圖與智慧挑戰東京的森林
  東京2025聽奧將有許多備受期待的選手參賽。其中,本篇特別想介紹的是「定向越野」的辻悠佳選手。她目前也以身心障礙員工(チャレンジド)的身分在株式會社JTB工作。
什麼是定向越野?用地圖與指南針奔馳於大自然的魅力
  對於這個競技名稱感到陌生的人應該不少。究竟是什麼樣的運動呢?辻選手這麼說明:
「這是一項依靠地圖和指南針,在森林或公園等場地奔跑,依序通過檢查點並以終點為目標的競技。不僅需要體力,還要隨時判讀地形,思考最佳路線的智慧。」
以大自然作為競賽場地,光是這點就能感受到這項運動的嚴酷。事實上,辻選手自己也曾經差點放棄。
「那是在伊豆大島舉辦的B組(中級組)比賽時。就在終點前迷失了方向,結果因為超時而被判失格。以前我游泳到20歲時,只要從起點游到終點觸牆就好,但定向越野必須在時間內通過所有檢查點並抵達終點,而且怎麼跑、路線規劃都要自己決定。面對這樣的巨大差異,當時真的很沮喪。」
挫折與感動:辻選手被定向越野吸引的理由
這麼嚴苛的競技,辻女士又是如何與它相遇的呢?
「我本來就有在爬山和進行越野跑,某天有位朋友看到我這樣的樣子,就邀請我說:『妳應該很適合定向越野吧?』這就是契機。一開始我只是隨口應付,後來因為好奇心驅使,決定嘗試看看。」
就這樣踏入了定向越野的世界,辻女士的心也被深深打動了。
「即使下雨全身都是泥巴,選手們還是拼命地奔跑,看到這一幕,令我非常感動,覺得『原來這是一項大家會這麼拼命投入的運動啊』。這種熱情,是我在越野跑時很少見到的,所以我被深深吸引了。」
正式開始參加比賽後才一年,辻女士就在國內大賽中獲得了名次,對定向越野的熱情也越來越高。
重燃鬥志!東京2025聽障奧運的挑戰與決心
隨著東京2025聽奧即將到來,辻女士的鬥志也日益高漲。
「東京2025聽奧的比賽場地之一伊豆大島,被認為是日本國內最困難的競技場地之一。一般的森林裡,山脊和溪谷都很明顯,但伊豆大島有著像是「裏沙漠」這樣的細微地形,要掌握自己的位置非常困難。這裡也是我曾經失敗過的地方,所以我懷抱著雪恥之心,全力迎戰。」
這位充滿潛力的女性定向越野選手,會在東京舉辦的聽奧中帶來怎樣的表現呢?讓人從現在就充滿期待。
【手語應援】「用眼睛傳達的應援」一起學習以手語為基礎的手語應援吧!
這次比賽,應該有很多人是第一次觀賞聽奧。對這些人來說,有一種全新的應援方式非常值得學起來,那就是「手語應援」。
一般來說,運動比賽的應援大多是靠聲音,但這樣無法傳達給聽障運動員。因此,「手語應援」就此誕生。它是根據以視覺為主的身體感受,並以日本手語為基礎所開發。由聽障者為主體,與聽障運動員共同開發,所以在觀賽時一定能把心意傳達給選手。趁這個機會一起學起來吧!
※「行け!」等名稱,並非直接對應日本手語語言的意思。
「GO!(行け!)」加油的手語
- 在頭的兩側,雙手大幅揮動2、3次。這是手語中的「鼓掌」動作。
 - 用力地,雙手往前推出。
 
「Grab the Medal!(日本奪得獎牌!)」的手語
- 在胸前用拇指和食指做出菱形,然後斜斜地上下展開。這是象徵日本列島的形狀。
 - 張開腋下,左手舉到胸前,右手做出圓圈,然後像煙火升空一樣,右手搖動著往上舉。這是太陽從地平線升起的意象。
 - 右手的圓圈變成拳頭,往左下方揮下,這是象徵奪得獎牌的意思。
 
辻女士的「手語名字」
對於聽障者來說,會有一個叫做「手語名字(Sign Name)」的東西。這有點像是日語中的綽號,會強調名字中的某個字,或是挑選出那個人的特徵,用來更簡潔地指代特定的人。
每位聽障運動員也都有屬於自己的手語名字,這裡就來記住辻選手的手語名字吧。
- 將大拇指和小指豎起,做出英文字母「Y」的手勢。
 - 將步驟1的手勢,從內側往外側畫出一個弧形(像山一樣)。想像「Y」在爬山的感覺。
 
這個手語名字是用辻選手名字「ゆか(Yuka)」的「ゆ」,以英文字母「Y」來表示,再結合她的登山興趣所創造的。如果你在現場遇到辻選手,不妨用這個手語名字來為她加油打氣吧!
其他「手語應援」也一起來學習吧
Sports TOKYO Information的官方YouTube頻道也有相關影片公開。
除了「GO!(加油!)」「Grab the Medal!(日本奪得獎牌!)」之外,還有其他手語應援,建議大家在比賽前先看影片練習一下。
觀賽重點!在聽奧提升感動的關注重點
聽覺有「維持身體平衡」的功能,對於運動來說非常重要。即便如此,聽不到或聽力不佳的聽障運動員們,依然能展現出色的表現。這也讓我們看到,每一位運動員都付出了極大的努力。當您親眼看到運動員在寬廣的跑道上奔馳時,也許能感受到他們背後的汗水與努力。
另外,在足球、籃球、排球等團體運動中,選手們通常會互相喊話。但聽障運動員無法用聲音溝通,那他們怎麼辦呢?他們會用眼神交流、手語或手勢來溝通。觀察這些互動時,您也許會發現「啊,剛剛是在示意要傳球!」,這能幫助我們更理解用眼睛感受世界的人們。
【免費觀賽】東京2025聽障奧運會觀賽資訊與官方網站
東京2025聽障奧運會不需要事先申請,任何人都可以免費入場觀賽。比賽日程和開場時間已經公開,現在就可以安排時間,當天一起為聽障運動員們加油吧!
資料來源: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