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呼叫器嗎?數字隱藏的訊息一覽與讀法整理!一起來看看懷舊的90年代文化吧!

呼叫器是在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風靡一時的通訊工具。由於只能用數字來傳達心意,因此誕生了像「おはよう(早安)=084」這樣的數字暗號。這種獨特的使用方式,對當時經歷過的人來說格外懷念,至今仍有人津津樂道。本文將徹底介紹呼叫器的用法與文化,以及呼叫器世代的真實故事,讓我們再次細細解開呼叫器的魅力吧。

※如果您透過本文介紹購買或預約商品,可能會有部分銷售額回饋給FUN! JAPAN。

什麼是呼叫器?

呼叫器

呼叫器是源自美國的通訊裝置,日文名稱為「ポケットベル(口袋呼叫器)」,英文稱作「pag」。

它的原理是透過電話線發送數字訊號,將通知傳送給持有人。發送端會在公共電話等地方輸入特定的號碼,接收端則能在小型裝置上看到這組數字。由於早期只能傳送數字,使用者便透過數字的諧音等方式來傳達訊息。這種簡單卻充滿巧思的系統,可以說是吸引眾多人喜愛的重要原因之一。

呼叫器為什麼會流行起來?呼叫器文化掀起的社會現象

接下來,我們將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介紹呼叫器從誕生到傳入日本,以及它如何受到年輕人喜愛的原因。

呼叫器的誕生與引進日本

女高中生

呼叫器於1950年代在美國誕生,最初主要用於醫療與商業領域的緊急聯絡。日本在1970年代引進呼叫器,而到了1990年代,呼叫器開始大規模普及到一般民眾之中。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獨有的呼叫器文化。尤其是以女高中生為首的年輕族群,善用數字諧音與各種暗號,自由地傳遞訊息,甚至誕生了「呼叫器世代」一詞,形成了一種社會現象。這種呼叫器與年輕人緊密連結的現象,在全球來說都相當罕見,可說是日本獨有的呼叫器熱潮。

為什麼呼叫器文化會流行起來?

呼叫器在年輕族群間爆紅的原因之一,是它能「偷偷傳達心意」。那些在電話裡難以啟齒的話,也能透過數字暗號來表達。這樣的魅力,很可能成為它在年輕世代迅速普及的重要推力。

此外,當時街上設有許多公共電話,因此呼叫器可以隨時隨地傳送訊息,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再加上解讀數字諧音暗號的趣味性,這種獨特的互動方式逐漸被年輕人接受,並發展成一種文化

呼叫器世代

呼叫器世代主要指的是1990年代使用呼叫器的10多歲到20多歲的年輕人(現在大約是40到50歲左右的人)。在沒有社群媒體和智慧型手機的時代,當時的年輕人會將心意寄託在數字中,在有限的通訊方式裡享受交流的樂趣。

呼叫器世代的特點是擅長聯想諧音,能夠輕鬆解讀各種暗號。正因為現代可以自由傳送文字訊息,才讓當年只能用數字溝通的呼叫器,成為令人懷念且深刻的回憶。

呼叫器暗號與數字的意義

呼叫器暗號與數字的意義

呼叫器世代只用數字互相傳達「我愛你(愛してる)」、「晚安(おやすみ)」等心意。這些數字代表什麼意思,又是怎麼被解讀的呢?接下來將介紹呼叫器常用的代表性暗號。

呼叫器暗號的原理與基本規則

呼叫器暗號是利用數字諧音和轉換規則來傳遞訊息的方法。例如「084」代表「おはよう(早安)」、「14106」代表「愛してる(我愛你)」,透過數字的讀音或排列組合賦予其特定意義。後期甚至出現了像「*2*2」這樣的操作,能直接輸入文字。這些巧思和創意,讓呼叫器從單純的通訊工具,逐步發展成為具有文化意義的媒介。

呼叫器暗號範例!一次搞懂數字與訊息

下面是實際使用過的呼叫器暗號範例,裡面充滿了用數字傳達感情和訊息的巧思。

輸入數字

訊息

0840

おはよう(早安)
4649よろしく(麻煩你了/拜託你了/請多指教)
39サンキュー(謝謝)
14106愛してる(我愛你)
0833おやすみ(晚安)
8181バイバイ(再見)
724106なにしてる?(你正在做什麼?)
49106841至急TEL(電話)欲しい(盡快打電話給我)
104510いま仕事(工作中)

這種呼叫器暗號常被朋友或情侶之間使用,只有懂得暗號的人才能理解其中含義,因此成為深受喜愛的祕密訊息。

呼叫器世代的真實故事

接下來將介紹當時使用過呼叫器的FUN! JAPAN五位工作人員的回憶故事。呼叫器世代的您,不妨跟著回味那段青春歲月吧。

Y女士/先生

PHS

大學入學後,19歲時第一次擁有了呼叫器。當時最常用的是灰色的經典款,我經常使用像「084(早安)」和「361(好冷)」這類暗號。那時街上有很多公共電話,我還記得經常要排隊等候。因為我按鍵速度很快,這項技巧現在可能還能派上用場,比如操作數字鍵盤或計算機。不過後來PHS推出,可以使用表情符號,我很快就換了。

H女士/先生

車站的黑板

聚會結束後,我曾經傳送「114106(我愛你)」的訊息,然後下次見面或打電話時,會開玩笑說:「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本來想說謝謝你,但手不小心……好像不自覺地流露了真心呢,別介意喔。」這樣的互動讓我印象深刻(笑)。呼叫器暗號只要一個數字錯了,整句話就完全無法理解,但我很擅長破解這些謎題,通常都能解出正確的句子,當時我覺得自己像個小英雄。

在呼叫器出現之前,是一個更不方便的年代,比如會在車站的黑板上留言。反過來說,現在是個無時無刻都被追蹤、某種意義上太過便利的時代。呼叫器時代,或許正是介於這兩者之間的恰到好處的年代。

T女士/先生

無線對講機

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身邊只有極少數的孩子擁有呼叫器。多半是地主的小孩、住在豪宅的小孩,或者是看起來有特殊背景的小孩……真的是特別的存在,讓周圍的人都投以羨慕的目光,這點我至今仍記得。

同一時期,家境富裕又聰明的孩子們,居然還會隨身攜帶無線對講機或摩斯電碼機之類的東西。現在回想起來,那真是一個科技文明劇烈變化的時代。

O女士/先生

呼叫器

高中一、二年級的時候(大約1997~1998年?)是呼叫器的全盛期,當時好像有一種「誰打得最快」的比賽心態,在車站的公共電話前快速按鍵「啪啪啪啪」被視為一種身分象徵(我自己也蠻快的)。習慣了這種方式的人,後來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滑動輸入法應該也適應得比較快。

另外,那時候「筆友」很流行。大家會隨機輸入呼叫器號碼傳訊息,若收到回覆並開始對話,那對方就是你的「筆友」。我的女性朋友有個男筆友,她覺得那個人很煩。有一次我惡作劇,假冒那個男筆友跟她傳訊息,弄得朋友超級火大。

T女士/先生

電話

因為是從家裡的電話發送訊息,現在回想起來會覺得「打電話不是更快嗎?」不過當時因為時間較晚,或是怕朋友的父母接電話會尷尬,能夠傳送簡短訊息是很大的優點。由於字數有限,這對於通知約會地點和時間非常方便。

復古熱潮中,竟然還有「令和版呼叫器」?!

隨著PHS的普及,呼叫器逐漸淡出市場。不過,近年來隨著復古風潮興起,呼叫器作為復古小物又再度受到注目。

關於世嘉“emojam”

emojam

現代版呼叫器中備受矚目的是由SEGA推出的「emojam(エモジャム)」。這款充滿復古感的小型裝置,可以傳送數字、圖示和貼圖風的訊息。

它透過藍牙與智慧型手機連接,讓使用者像聊天一樣輕鬆互動。這款既新穎又帶點懷舊風味的裝置,實至名歸被稱為「令和版呼叫器」。

對於當年親身經歷過的人來說,這款產品充滿回憶;而對不熟悉呼叫器文化的年輕世代而言,則是一種新奇體驗。非常推薦大家趁此機會,感受一下這獨特的魅力。

👉 在Yahoo!Shopping上搜尋「emojam」

目次

Survey[問卷調查] 關於日本旅遊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