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傳統的「文具」筆、硯、算盤等

從書法用的毛筆與硯台,到計算工具的算盤,日本誕生了許多展現職人工藝精湛技術的文具,長久以來支撐著文化的基礎。這些被指定為傳統工藝品的物品,不僅是實用工具,同時也具有如藝術品般的美感,因此也深受觀光客喜愛,常被選作伴手禮。本文將深入介紹這些文具的特色、製作過程與歷史,一同來感受日本傳統文具的深奧魅力吧!

※如果您透過本文介紹購買或預約商品,可能會有部分銷售額回饋給FUN! JAPAN。

被指定為日本傳統工藝品的文具

由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指定為傳統工藝品的文具,包括「文房四寶」※中的毛筆、硯台與墨,以及用於計算的算盤等,大多數都是由職人手工製作而成。即使在以電腦、計算機等電子設備為主流的現代社會中,這些傳統文具依然擁有不減的人氣與魅力。

※文房四寶:指書法中不可或缺的筆、墨、紙硯等四樣工具。

毛筆

毛筆是一種筆記或繪畫用的工具,由竹子或木頭製成的筆桿前端綁上獸毛等毛束製作而成。

使用方式是將墨汁或顏料沾附在筆毛上,用來書寫文字或描繪圖畫,有時也會作為化妝工具使用。

被指定為國家傳統工藝品的產地共有四處,分別是奈良縣的奈良筆、廣島縣的熊野筆與川尻筆,以及愛知縣的豐橋筆。其中,我們將介紹全國產量約占八成的熊野筆,以及歷史最悠久的奈良筆。

🛒 購買「毛筆」(Yahoo!Shopping)

🛒 購買「豐橋筆」(Yahoo!Shopping)

熊野筆

Photo : Hiroshima Tourism Association

熊野筆是產自廣島縣熊野町的傳統毛筆,起源可追溯至江戶時代後期。當時當地居民向廣島藩的筆匠學習製筆技術,並逐漸在地區內廣泛流傳。如今,熊野筆的產量占全日本的約八成,也因此有「毛筆之都」的美名。

熊野筆以山羊、馬、鹿、鼬等動物的毛為材料,經過最多可達80道以上的工序,由技術熟練的職人一支一支細心製作而成。其筆類用途廣泛,從書法用筆、繪畫用筆到化妝筆應有盡有,這樣的多樣性也是熊野筆的一大魅力。

此外,只有在產地、原料、製作工藝等條件都達到嚴格標準的產品,才能獲得「熊野筆®」的品牌認證。從書法專家到小學生,各年齡層皆廣泛使用,深受大眾喜愛。

🛒 購買 「豐橋筆」(Yahoo!Shopping)

奈良

奈良筆是產自奈良市與大和郡山市,擁有約一千兩百年歷史的傳統工藝品。其起源可追溯至平安時代初期,相傳弘法大師(空海)從唐朝帶回製筆技術,並傳授給大和國(現在的奈良縣)的居民,從此開啟了日本毛筆製作的歷史。

奈良筆最大的特色在於,會巧妙地混合使用羊毛、狸毛、兔毛等十多種不同的獸毛,綜合彈性、韌性與毛的長度,精心調配出最佳的筆觸表現。由於獸毛的品質不僅因動物種類而異,還會受到身體部位、棲息地、剪取時機等因素影響,因此必須善加運用各種毛料的特性,才能製作出書寫感極佳的毛筆。

因此,從毛料挑選、筆形製作、乾燥到最後的成品完成,每一個細緻工序都需要職人精湛的技藝。奈良筆正是長年累積的技術與職人對品質的堅持所孕育出的成果,至今仍被視為傳承日本毛筆歷史的重要象徵。

🛒 購買 「奈良筆」(Yahoo!Shopping)

硯台是書法或水墨畫等藝術中用來磨墨的工具,多以石材或瓦片等材質製成,作為「文房四寶」之一,自古以來深受人們喜愛。日本各地皆有硯台的產地,其中我們將介紹被指定為傳統工藝品的雄勝硯與赤間硯。

雄勝硯

照片提供:Miyagi Perfectural Government

雄勝硯是產自宮城縣石卷市及仙台市的傳統工藝品。早在1396年左右,石卷市的雄勝地區就已開始開採硯石,這種硯台擁有超過600年的悠久歷史。

其最大特色在於硯台靈魂所在的「鋒芒」所展現出的協調感。所謂鋒芒,是指在磨墨時起類似牙齒作用的細微凹凸結構。磨墨時,鋒芒的粗細、硬度與柔軟度的平衡非常重要。此外,雄勝硯也以其深邃有光澤的黑色或暗藍色,以及石面細膩光滑的質感廣受喜愛。

這種優質硯台的原料為「雄勝石」,是一種形成於約兩至三億年前古生代地層中的硬質板岩,具有高度耐久性且不易變質。江戶時代,雄勝硯曾獻給統治仙台藩(現在的宮城縣與岩手縣南部)的伊達政宗,並深受其讚賞。自此以來,職人的手工技藝代代相傳,至今仍深受書法迷的喜愛。

🛒 購買「雄勝硯」(Yahoo!Shopping)

赤間硯

赤間硯是產自山口縣下關市與宇部市的硯台,根據紀錄,早在1191年(鎌倉時代)就曾獻給鶴岡八幡宮,可見赤間硯在12世紀時便已開始製作。此後在江戶時代,赤間硯更成為長州藩(現在的山口縣)的知名特產。

赤間硯所使用的原料為「赤間石」,其特色是質地緻密堅硬且具韌性,適合進行精細雕刻。此外,赤間石是一種帶有紅潤紫色為基調,有時還會夾帶些許泛綠層理的石材,其獨特之處還包括石頭表面會出現如眼睛般的美麗花紋「石眼」※,這也是赤間石的迷人之處。

赤間硯的製作工藝與技術,在歷經百年之後仍幾乎未曾改變,由職人世代傳承。其最大的特色在於鋒芒穩固細緻,因此能快速磨出色澤濃郁、延展性佳的墨汁。此外,許多赤間硯上還會施以華麗的裝飾,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正是它深受喜愛的原因之一。

石眼:像眼睛一樣的圓形花紋

🛒 購買「赤間硯」(Yahoo!Shopping)

墨是一種用於書法與水墨畫的黑色顏料。主要分為油煙墨與松煙墨兩種,以燃燒菜籽、芝麻、山茶花、桐等植物油所得的煙灰製成的墨稱為油煙墨,而以燃燒松脂所產生的煙灰製成的墨則稱為松煙墨。

將這些煙灰與膠和香料混合後,放入木製模具中成型,接著經過數個月至數年的乾燥過程,即可製成墨。香料最初是用來掩蓋膠的氣味,後來則開始講求在使用時營造雅緻氛圍的香氣,因此如龍腦等高級香料便被運用其中。

奈良

奈良墨是於奈良奈良市所生產、擁有超過1300年歷史的傳統墨品。據說起源於西元806年,弘法大師(空海)作為遣唐使被派往唐朝,歸國後將墨的製作技術帶回日本,並在奈良的興福寺二諦坊開始製作。

隨著時代推進,興福寺二諦坊開始收集供奉佛像時點燈所產生的煙煤來製作油煙墨。由於品質優良,奈良所產的墨被稱為「南都油煙」,成為墨的代表性存在而聲名大噪。如今,奈良墨佔日本全國約90%的產量。

奈良墨的特色在於,由職人手工完成多道工序,呈現出色彩艷麗、書寫流暢的特性。尤其是將煙煤與膠混合的工序,需一邊確認墨的狀態一邊進行,因此即便在寒冷的冬季,也必須赤腳進行「腳踩」與徒手進行「手揉」的作業。正是因為秉持這樣的傳統技法製作而成,奈良墨至今依然因其卓越品質而備受高度評價。

🛒 購買 「奈良墨」(Yahoo! Shopping)

鈴鹿墨

©Mie Prefecture Tourism Federation

三重縣鈴鹿市製作的「鈴鹿墨」,起源可追溯至約西元780年(平安時代初期),據說當時是使用鈴鹿山的松樹燃燒後產生的煙灰作為材料所製成的。到了江戶時代,因為需要高品質的墨來書寫大名的家紋,加上「寺子屋※」的普及,使得墨的需求增加,生產也隨之發展。

鈴鹿與奈良並列為日本兩大墨產地,由於容易受到氣溫與濕度的影響,因此主要在10月至4月的寒冷季節,由職人以手工細心製作而成。鈴鹿墨的特色在於其具有光澤的滑順質感與優美的色澤,特別是墨的暈染與筆觸線條尤為精妙,為作品賦予更多層次和深度。

※寺子屋:江戶時代用來教導庶民子女讀寫與珠算的場所。

🛒 購買「鈴鹿墨」(Yahoo!Shopping)

[kkday]👉書法與禪之旅:用漢字發現你的名字

算盤

算盤是一種利用橫長框架中,穿有珠子的軸依照位數排列,透過上下移動珠子來進行計算的工具。約在五百年前傳入日本,目前被指定為國家傳統工藝品的主要產地有「播州算盤」(兵庫縣)與「雲州算盤」(島根縣)兩大產地。

播州算盤

播州算盤的主要產地除了兵庫縣小野市以外,加西市、三木市及加古川市等地也有製造。播州算盤的起源可追溯至安土桃山時代的天正年間,當時為了躲避敵軍的攻擊,播州的居民逃至大津,學習了算盤的製作技術,返鄉後開始製作,於是誕生了播州算盤。

其特色在於使用樺木、黃楊木等堅硬木材製成略帶圓弧的菱形珠子。擁有堅固且具彈性的軸心,使珠子能順暢滑動,加上其光澤與細緻之美,深具吸引力。製作播州算盤不可或缺的是經長時間自然風乾的材料,以及負責製作珠子、珠子拋光、細竹條加工與組裝等各道工序的專業職人。超過200道的工序多數都是由人工一一完成的。

雖然曾因計算機的普及而一度需求減少,但近年來作為有助於提升計算能力的學習工具,以及具有藝術價值的傳統工藝品,其價值重新受到重視。

🛒 購買「播州算盤」(Yahoo!Shopping)

雲州算盤

雲州算盤誕生於江戶時代後期的島根縣仁多町(現在的仁多郡奧出雲町),並在當地生產。最初是當地的木匠參考廣島的算盤,以櫟木、梅木及煙燻竹製作而成。

之後,位於橫田町(現在的奧出雲町)的職人發明了用來削製珠子的手搖車床,使得產量迅速增加。隨著能夠生產出高品質的算盤,「說到算盤就想到雲州」的評價也由此而來。

雲州算盤的特色,在於珠子滑動時的流暢感與清脆的聲響。使用的材料為精選的樺木、黃楊木與烏木等優質木材,經自然風乾後進行加工。製作過程包含多達187道工序,其中絕大多數皆由人工一一完成,這也是雲州算盤的一大特點。奧出雲町至今仍承擔著日本國內約70%的生產量,作為日本第一的算盤產地,延續著這項傳統。

🛒 購買「雲州算盤」(Yahoo!Shopping)

目錄

Survey[問卷調查] 關於日本旅遊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