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提供:台東區役所觀光課
在日本,特別是關東地區,每年11月都會舉辦名為「酉之市」的祭典。這個祭典聚集了祈求生意興隆與開運招福的人潮,場面熱鬧非凡。其中以東京淺草以及新宿的花園神社最為有名,也深受外國觀光客喜愛。本文將徹底介紹酉之市的歷史、必去的代表性舉辦地點,以及其中的看點。快來親身體驗日本充滿活力的傳統文化吧!
什麼是「酉之市」?「酉之市」的歷史、舉辦時期與主要舉辦地點

「酉之市」是日本從秋天到冬天、於11月舉行的傳統祭典。這是一項自江戶時代延續至今的年度活動,主要是為了祈求新的一年能夠生意興隆、招來好運。那麼,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祭典呢?
時間:每年11月的「酉之日」舉行
酉之市是每年11月「酉之日」舉辦的祭典。
所謂的「酉之日」,是日本傳統曆法「十二支」中的一個,用來標記日子,每隔12天就會輪到一次。十二支分別以子(鼠)、丑(牛)、寅(虎)等12種動物來代表年份或日期。因此在11月會出現「一之酉」、「二之酉」,有些年份甚至還會有「三之酉」,所以這個祭典一年會舉辦2次或3次,這也是它的一大特色。
地點:全國各地的鷲神社(大鳥神社)與酉之寺
酉之市的舉辦地點,主要是在各地的鷲神社(大鳥神社),其中以東京都內為中心的關東地區最為盛大。以下是代表性的神社與寺院:
歷史背景:自江戶時代延續至今的庶民祭典活動

酉之市的起源可追溯到江戶時代。雖然由來有多種說法,但據說最早是從東京足立區的花畑大鷲神社的祭禮開始,之後逐漸傳到江戶,最後以參拜人潮眾多的淺草酉之市最為有名。
最初這個祭典是為了感謝農作物的豐收而舉辦,但後來逐漸轉變為祈求生意興隆與招來好運的祭典。祭典的一大特色是在神社境內或神社大門(入口)前會擺滿販售各式裝飾品的攤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裝飾華麗的「熊手」。
著名的酉之市舉辦地點
新宿花園神社【東京都新宿區】
位於新宿市中心的花園神社,是一座見證新宿發展的歷史神社。雖然確切的起源不詳,但據說早在德川家康於1603年建立江戶幕府之前就已存在。
因御祭神是日本武尊,而他的忌日落在每年11月的酉之日,因此酉之市在花園神社舉行的習俗據說是在明治時代才開始的。
除了販售象徵生意興隆的「熊手」攤位整齊排列於神社境內之外,花園神社的名物「見世物小屋(奇觀小屋)」表演也會同時舉行。
2025年舉辦日期(預定)
- 一之酉前夜祭:11月11日(二)
- 一之酉本祭:11月12日(三)
- 二之酉前夜祭:11月23日(日)
- 二之酉本祭:11月24日(一・國定假日)
- 地址:東京都新宿區新宿5-17-3
- 交通方式:從新宿三丁目站步行3分鐘,從新宿站步行7分鐘
- 官方網站:新宿花園神社官網
淺草鷲神社【東京都台東區】

雖然神社的創建年代不詳,但它是江戶時代以來持續舉辦且最具歷史的酉之市之一。每年11月酉之日的凌晨0:00會敲響「一番太鼓」,以此作為信號,整天的祭典隨即展開。
江戶時代,由於神社曾隸屬於相鄰的長國寺管理,因此現在長國寺也會共同舉辦酉之市。其規模位居國內最大級別,約有150家熊手店和750個攤位,每年吸引約70萬到80萬人參拜。據說人潮相當可觀。
2025年舉辦日期(預定)
- 一之酉:11月12日(三)0:00~24:00
- 二之酉:11月24日(一・補休日)0:00~24:00
- 地址:東京都台東區千束3-18-7
- 交通方式:從入谷站步行7分鐘,從三之輪站步行8分鐘,從TX淺草站步行8分鐘
- 官方網站:淺草鷲神社官網
金刀比羅大鷲神社【神奈川縣横濱市】

位於神奈川縣橫濱市的金刀比羅大鷲神社,也是關東地區著名的酉之市之一。
據說神社創建於江戶時代的安政6年(1859年),當時橫濱開港,為祈求商業繁榮而設立守護神。這裡的酉之市已被指定為橫濱市無形民俗文化財,神社境內掛滿的提燈也是名物之一。神社周邊及大通公園沿路上滿滿都是販售熊手的攤位和小吃店,而附近的橫濱橋商店街也熱鬧非凡,吸引大量人潮。
2025年舉辦日期(預定)
- 一之酉:11月12日(三)11:00~21:30
- 二之酉:11月24日(一・國定假日)11:00~21:30
- 地址:神奈川縣橫濱市南區真金町1-3
- 交通方式:從阪東橋站步行2分鐘,從黃金町站步行8分鐘
- 官方網站:橫濱金刀比羅大鷲神社官網
酉之市的看點:熊手、手締、攤販等
酉之市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那熱鬧的氣氛以及獨特的文化體驗。
熊手的魅力與選購方式:意義、設計、購買方式與議價技巧、手締(拍手儀式)

說到酉之市,名產就是象徵吉祥的「熊手」。原本是用來掃落葉等的農具,但後來被視作「能夠招來幸福與財富」的工具。在酉之市上,會販售各式各樣的裝飾熊手,上面裝飾著各種吉祥物,例如御多福(おかめ)、大判、小判、寶船或生肖等,應有盡有。

酉之市的吉祥物據說「買得越便宜,福氣越多」,因此買賣雙方的殺價競賽也是傳統習俗之一。談妥價格後,買家和賣家會一起進行稱為「手締(手締め)」的拍木與拍手儀式。
手締的方式因地區而異,但在關東地區,通常是在喊出「IYO!(イヨー!)」之後,進行「三本締(三本締め)」或「一本締(一本締め)」。三本締的拍手節奏是「TATATAN、TATATAN、TATATANTAN(タタタン、タタタン、タタタンタン)」,一本締め則只拍一次「tan(タン)」。各處響起的喊聲與拍手聲,也正是酉之市獨有的熱鬧氛圍。
此外,買到的熊手會高高舉起,好像在「招福」般地帶回家,並掛在玄關或屋內天花板下等高處,據說這樣可以避邪保平安。
酉之市的吉祥美食
切山椒

在酉之市上,雖然各式各樣的美食都會在攤位上販售,但特別有名的就是「切山椒」。它是一種帶有微微辛香山椒味、口感柔軟且略帶甜味的年糕點心,一直以來都被當作避邪和祈求好運的吉祥食物來食用。
頭之芋

此外,有一種叫做「八頭(やつがしら/八頭 はっとう)」的里芋,也被稱為「頭之芋」,同樣作為吉祥食物在酉之市販售。由於一顆芋頭會長出許多芽,因此被認為能帶來子孫繁衍的好運。
享受酉之市的TIPS💡

一之酉、二之酉,前夜祭和本祭,有什麼不同?
一之酉、二之酉(有些年份甚至會有三之酉)只是用來表示當月「酉之日」出現的順序,並沒有其他差別,所以無論哪一天去都可以。
不過,據傳若那一年有三之酉,火災會比較多,因此在這些年份,人們會特別提醒注意用火。最近一次出現三之酉的年份是2024年。
此外,有些酉之市會舉行前夜祭,但它只是本祭的一部分,通常不會有特別活動。各寺社的舉辦時間可能不同,因此建議出發前先查詢想去的酉之市官方資訊。
避開人潮的方法
酉之市通常非常熱鬧擁擠,尤其是傍晚到夜晚是人潮的高峰期。如果想慢慢逛、仔細欣賞各種攤位,建議可以在上午或較早的時間前往。
不過,到了夜晚燈籠亮起,整個市集會呈現出宛如異國夜市般的氛圍,這也是酉之市的魅力之一。如果選擇晚上前往,就要做好人潮擁擠的心理準備。另外,平日的參觀人潮通常比週六、日或國定假日來得少,會相對舒適一些。
服裝與隨身物品
日本的十一月夜晚較寒冷,務必做好保暖措施。由於需要走很多路,建議穿著好走的鞋子。此外,攤位購物多以現金為主,準備一些日幣零錢會比較方便。
拍照禮儀
在祭典中,大家都想用相片留下熱鬧氣氛,但拍攝時要注意不要打擾到周圍的人或攤位。尤其是拍攝人物時,務必先徵求對方同意,遵守基本禮儀。
酉之市與「惠比壽講」有什麼不同?

和酉之市一樣,以祈求生意興隆而聞名的祭典還有「惠比壽講」。兩者都是祭拜商業之神的活動,並且都在秋天舉行,但在起源和特色上有所不同。
依保佑內容、起源與舉辦時間進行比較
酉之市 | 惠比壽講 | |
祭拜的神明 | 鷲神社和酉之寺的神明 | 七福神中的惠比壽神 |
主要的保佑內容 | 生意興隆、招運祈福、家宅平安、五穀豐收 | 生意興隆、漁獲豐收 |
起源/由來 | 起源於農業收穫祭及祈求開運招福的祭典 | 慶祝七福神中的惠比壽神結束與各地神明的會議後歸來的祭典 |
主要舉辦時期 | 每年11月的「酉之日」 | 每年10月、11月、1月(依地區而異) |
主要的吉祥物品 | 用來「招福」的熊手 | 鯛魚和大福帳等吉祥物品 |
酉之市是透過裝飾熊手等吉祥物品來祈求生意興隆與招運祈福;而惠比壽講則是祭拜七福神之一的惠比壽神,以祈求生意興隆與漁獲豐收。
兩者都是日本傳統文化、熱鬧非凡的祭典,但各自有不同的歷史背景與意義。
閱讀相關文章👉惠比壽講是什麼樣的活動呢?介紹惠比壽講的起源與相關活動
在酉之市體驗日本傳統文化
酉之市不只是一般的祭典,更是一次親身體驗日本傳統文化的珍貴機會。您可以感受到人們對神明的祈願、熱鬧的在地社區氛圍,以及傳統至今仍被傳承的文化精神。非常推薦親自前往,親身感受這份獨特的魅力。
參考文獻:
- 田中宣一、宮田登 編著《三省堂年度盛事事典 改訂版》初版,三省堂,2012年,共458頁
- 新谷尚紀 監修《和風習俗 日本的曆法與年度盛事》初版,日本文藝社,2007年,共238頁
- 三浦康子 監修《感受四季享受每一天 生活歲時記》初版,成美堂出版,2024年,共191頁
- 國立國會圖書館蒐尋,NDL影像資料庫,《酉之市是?》,公開日期不明,參考日期:2025年8月20日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