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米,是日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必須品。2025年超市貨架上出現稻米消失的「令和米騷動」,以及指稱數年前收成的儲備米的「古古古米」等話題新聞,都再次讓人意識到稻米對日本人而言有多麼重要。那麼,為什麼稻米能如此深深扎根於日本人的生活之中呢?答案可以追溯到久遠的日本神話。本文將帶大家一同探究稻米如何成為日本歷史、文化,甚至飲食生活的根源。
※如透過本文介紹購買或預約商品,可能會有部分銷售額回饋給FUN! JAPAN。
稻米與日本人的深厚關係及其歷史
在日本,關於稻米流傳著許多神話。此外,稻米與神社有著深刻的連結,而日本多數的祭典也都和稻米息息相關。

從日本神話看稻米的起源
在《古事記》中記載著這樣的神話:統治高天原、被視為太陽之神的天照大御神,最早在天上的世界開始種植稻米。而在天照大御神的孫子邇邇藝命自天界降臨人間時,隨身攜帶了稻子,由此展開了農耕,因此祂也被視為五穀豐收之神。從這些神話中可以看出,稻米自古以來便是神聖的存在,是神明所賜予的特別禮物。
另外,日本還流傳著一句話:「一粒米裡有七位神明。」因此,孩子們從小就被大人教導「不能剩下一粒米」,必須珍惜每一顆米粒。用餐前所說的「いただきます」,其中蘊含著對稻米之神,以及所有賜予生命的存在的感恩之情。
閱讀日本神話的相關文章👉《古事記》的高潮「天孫降臨」!《古事記》中所傳達的日本人宗教觀
神社與稻米之間的關係

對於曾經是農耕民族的日本人來說,農業與神社有著深厚的關係。拜訪神社時,一般參拜者會在拜殿將香油錢投入賽錢箱。過去,香油錢並非以金錢形式奉獻,而是將白米包在白紙中,作為「おひねり(※1)」獻給神明,以感謝神明帶來的豐收。當正式請求祈禱或除厄儀式時,會在社務所支付初穗料。這裡的「初穗」顧名思義,是指當年最早收成的稻穗,支付初穗料的習俗正是源自將初穗奉獻給神明的傳統。如今,作為對神明的供奉,多以金錢形式奉獻,像是在七五三、初宮參拜或除厄儀式時都會支付初穗料。
(※1)おひねり是指將金錢包在紙裡獻上的形式,有如以心意表示感謝的小費。
此外,米也被運用在其他儀式中。供奉在神前的御神酒是以米釀造的日本酒,用來感謝收成並祈求來年的豐收。

另外,日本的許多祭典最初都是為了向神明祈求稻米豐收而舉行的。其中,祈求豐收的祈年祭和感謝收成的新嘗祭最為著名。祈年祭通常在春天開始耕作田地的二月左右舉行,祈求一年五穀豐收。新嘗祭則在秋天收成結束的十一月左右舉行,將當年收成的新穀供奉給神明,以感謝豐收。
閱讀日本秋季祭典的相關文章👉日本秋祭完全指南!10大推薦祭典與玩樂攻略

日本各地的知名祭典,多半源自與稻作相關的農耕儀式。青森睡魔祭被認為是七夕與送蟲(※2)祭活動融合而成;秋田竿燈祭的長竹竿上掛的燈籠,排列方式模仿稻穗的形狀;大阪岸和田地車祭也有一種說法是源自江戶時代為祈求豐收而舉行的稻荷祭。
(※2)送蟲祭是指初夏時期,祈求農作物不受害蟲侵害的儀式。
閱讀青森睡魔祭與秋田竿燈祭文章👉介紹熱鬧滾滾的日本「三大七夕祭」與七夕傳說
稻荷神社的信仰與稻作文化
俗稱「お稲荷(いなり)さん」的稻荷神社,在日本全國約有3萬座,作為五穀豐收與生意興隆的神明而受到信仰。稻荷的名稱由來據說是有人將餅當作靶子射箭,結果餅變成白鶴飛起來,停留在山峰上,而那裡結出了稻穀,於是便祭祀神明,並以「伊奈利」作為社名。「イナリ」這個詞的意思是「稻子成熟了」。稻荷神社的總本宮是位於京都市伏見區的伏見稻荷大社。
伏見稻荷大社
- 地址:京都市伏見區深草藪之內町68
- 交通方式:【電車】從JR稻荷站步行即可到達,從京阪伏見稻荷站步行5分鐘
- 詳情:全年無休
- 網址:https://inari.jp/about/
支撐日本歷史的米
米不僅是日本人日常飲食的主食,也塑造了整個社會的運作模式。
稻作孕育出的日本共同體文化
稻作需要灌水、插秧、收割等繁複工作,必須仰賴多人協作。因此,在村莊領導者的帶領下,村民們團結合作,形成了以「村社會」為核心的文化。大家分擔農作的辛勞,祈求豐收,舉辦慶祝祭典,各地的祭典活動也因此誕生,使地區社會的凝聚力更加強固。
江戶時代的米價值

約持續了250年的江戶時代,米是生活與經濟的基礎。農民有義務將大部分收成的米繳納作為「年貢」,米也是重要的貨幣。武士的俸祿則以「石高」來表示,也就是領地能收成的米量,米的產量成為衡量富裕的標準。在這個時代,米不僅是富足的象徵,也是經濟力與身分的象徵,是支撐社會的重要資源。
日本的節慶活動與米的關係

由於自古以來米被認為是神明寄宿之物,因此白飯和米製料理在一年當中都被視為吉祥的食物,人們會用來供奉或食用。
時期 | 食物 | 由來 |
正月 | 鏡餅(年糕) | 供奉給年神的年糕 |
鏡開(1月11日) | 雜煮 | 為了分得年神的力量,會煮成雜煮來吃 |
1月7日 | 七草粥 | 為了祈求健康而吃的粥,裡面加入七種蔬菜 |
1月15日 | 紅豆粥 | 在小正月時吃加了紅豆和年糕的粥,用來驅邪並祈求健康 |
女兒節(3月3日) | 雛米果與菱餅 | 供奉以米製成的雛米果與菱餅 |
兒童節(5月5日) | 柏餅與粽子 | 被認為象徵子孫繁盛 |
春分之日(3月21日左右) | 牡丹餅 | 春之彼岸時有吃牡丹餅的習俗 |
秋分之日(9月23日) | 萩餅 | 秋之彼岸時有吃萩餅的習俗 |
賞月(9月15日左右) | 月見糰子 | 為了感謝神明賜予豐收,會供奉或食用用米做成的糰子 |
慶祝(婚禮、生日、七五三等) | 紅豆飯 | 因為紅色被認為具有避邪效果,逢喜慶時有吃紅豆飯的習慣 |
(※3)牡丹餅和萩餅是同樣的食物,但因季節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
由米衍生出的日本飲食文化
剛煮好的白飯本身就很好吃,但它也可以變化成各種料理,帶給我們不同的美味享受。
壽司、飯糰、炊飯、丼飯

壽司
壽司是一道以醋飯搭配新鮮海鮮的藝術料理,不僅在日本,在海外也深受喜愛,是最具代表性的日本料理之一。
飯糰
方便食用的飯糰是日本人的靈魂食物。一般會用海苔包住飯,內餡通常是梅干或鮭魚,但可以加入自己喜歡的食材,這也是它的魅力之一。飯糰在便利商店就能輕鬆買到,飯糰專賣店也很受歡迎。
炊飯
將季節蔬菜或海鮮等食材與米一起炊煮,能品嚐到只有當季才有的細膩風味。春天有筍飯,秋天則有松茸、地瓜或栗子飯,是能感受季節變化的米料理。
丼飯
鰻魚丼、天婦羅丼、豬扒丼、牛丼等種類繁多,每一種丼飯都受到各年齡層的喜愛。
麻糬、煎餅、日本酒、米穀粉麵包

米除了作為主食外,也被製作成各種加工食品。
麻糬
用糯米蒸熟後搗成的食品,是過年料理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也常出現在祭典或吉日場合。過年時會放入雜煮或紅豆湯中食用。烤麻糬可塗上醬油再用海苔包裹,或撒上黃豆粉、砂糖醬油等調味,也很受歡迎。
煎餅
將米壓扁後烘烤的日本傳統點心。特色是酥脆的口感,以及醬油或鹽味帶出的香氣。
日本酒
以米與米麴為主要原料發酵而成,是代表日本的酒類。日本酒的特色,在於能與料理相互襯托出美味。搭配海鮮建議選擇清爽的辛口酒,搭配肉類則推薦濃厚風味的日本酒。
米粉麵包
近年來無麩質的米穀粉麵包越來越普及,加熱後口感煙韌,與小麥麵包同樣美味。
讓日本人的餐桌更豐富!在AKOMEYA TOKYO發現的極品「送飯好物」

想讓每天的白飯吃起來更美味嗎?我們走訪了深受訪日外國人喜愛的生活風格店AKOMEYA TOKYO。這家店以「從一碗剛煮好的白飯所延展出的美味世界」為理念,特別請他們推薦最值得一試的飯友!

AKOMEYA TOKYO/梅子醬 鰹魚口味 540日圓(含稅)
將梅肉打成泥後,加入砂糖和味醂加熱製成的調味梅醬「AKOMEYA TOKYO/梅子醬 鰹魚口味」,再加上紫蘇和鰹魚乾,特別適合搭配白飯,也很適合作為飯糰的內餡。只要和秋葵、蘘荷、蘿蔔嬰等蔬菜拌在一起,就是一道簡單卻美味的副菜!即使是不太喜歡梅子的朋友也能接受。
AKOMEYA TOKYO/滿滿食材 香味野菜生薑醬 756日圓(含稅)
使用國產食材製作,用料實在,是「滿滿食材」系列中最推薦的一款。融合了生薑、大蒜、香油的香氣,再加上一味唐辛子的微辣,與大人口味的飯糰特別合拍。也可以加在炸雞上,或混入餃子沾醬中,變化多樣。
AKOMEYA TOKYO/滿滿食材 擔擔肉味噌 756日圓(含稅)
選用國產豬肉、榨菜、筍子、花生等食材,並刻意採用不同的切法,讓每一口都有不同的口感。不會太辣,風味十足。除了搭配白飯,放在冷豆腐上也非常推薦。
AKOMEYA TOKYO/鮭魚松露 900日圓(含稅)
帶有高雅松露香氣的一款小奢華「飯友」,能讓餐桌瞬間升級。除了配飯,放在沙律上或當作奄列的餡料也很合適。作為送禮也相當有人氣。
AKOMEYA TOKYO/滿滿食材 辛香牛絞肉咖哩 756日圓(含稅)
不加水,濃縮素材原味與辛香料香氣,與白飯可說是絕配。不僅能直接放在熱騰騰的飯上,拌入炒飯也很好吃,甚至能放進便當裡,一樣美味。
AKOMEYA TOKYO 東急PLAZA澀谷店
- 地址:東京都澀谷區道玄坂1-2-3東急PLAZA澀谷2F
- 營業時間:
- 【AKOMEYA TOKYO】 11:00~21:00
- 【AKOMEYA食堂】11:00~21:00(最後點餐時間20:30)※平日15:00~17:00為休息時間
- https://www.akomeya.jp/store_info/store/sshibuya/
稻米的故鄉納稅
「故鄉納稅」的回饋品中,白米是非常受歡迎的選擇。除了能嘗試各地的品牌米、新米之外,還可以比較不同產地的風味,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透過故鄉納稅來尋找自己最喜愛的米吧!
🍚 閱讀日本煮飯技巧的文章👉晶瑩飽滿的白飯出爐啦!教你如何煮出好吃的白飯
🍚 閱讀日本米代表品種一覽的文章👉日本料理不可缺少!「日本米」主要的品種和味道差異
🍙 閱讀美到爆!日本「免捏炸彈飯糰」做法的文章👉連IG都造成熱議!外型可愛的飯糰食譜
參考文獻:
- 《大家想知道的日本神明與神社:從神話世界到身邊聖地的祕密》,「日本的神明與神社」編集室,第一版第一刷,2024年8月30日,共128頁
- 《神社完全指南》,成美堂出版,2020年,共160頁
- 《來調查米的歷史吧!》,株式會社POPLAR社,2002年4月第一刷,共48頁
- 《米的大研究》,株式會社PHP研究所,2015年12月8日第一版第一刷,共64頁
參考:
- 龜田製菓HP:https://www.kamedaseika.co.jp/(參考日期2025年8月)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