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我們已經介紹過幾個讓日本引以為傲的發明,不過其實日本還有很多有趣的創意產品,例如卡拉OK就是代表之一。此外,還有許多在海外廣受好評的文具用品,其實也都是來自日本的發明喔。
※如透過本文介紹購買或預約商品,可能會有部分銷售額回饋給FUN! JAPAN。
卡拉OK

成為世界共通語言的「卡拉OK」(カラオケ」),其實是將「沒有主唱的樂團伴奏」這個概念簡化表達而成。「空」(から)意指沒有歌聲,加上「Orchestra」(オーケストラ)即管弦樂團,合起來就成了「卡拉OK」。卡拉OK是一種配合預錄伴奏來演唱的娛樂方式,是全球各國都喜愛的休閒活動之一。不僅能透過唱歌來釋放壓力,還能成為與家人朋友互動交流的好方式。
你知道卡拉OK是在1970年代初期於日本誕生的嗎?在卡拉OK出現之前,人們若想唱歌,通常是在酒吧或夜總會中配合現場樂團演出,費用高昂,一般人不容易接觸。卡拉OK的誕生,要從前樂隊成員井上大佑說起。他曾受朋友請託,製作一卷用來練唱的伴奏錄音帶,沒想到反應極佳。於是他便將這種伴奏帶與點唱機結合,親手打造出名為「8JUKE」(エイトジューク)的裝置,也就是業務用卡拉OK的雛形。
最初,卡拉OK機器主要設置於餐飲店內,讓顧客在享用美食的同時也能唱歌。到了1980年代,卡拉OK迅速普及全國,並出現了「卡拉OK包廂」,讓人們可以在私人空間中自由高歌,成為日常大眾娛樂。
1971年問世的業務用卡拉OK,一卷卡式錄音帶可收錄8首歌曲。到了1982年,螢幕開始顯示歌詞和影像;1992年則推出了「網路卡拉OK」,大幅擴充了可點唱的曲庫,也讓當紅新曲能夠即時上架演唱。機器也持續進化,加入了打分功能、聲音變換、音調、節奏、回音等多種調整功能,滿足各種歌唱需求。而發明卡拉OK系統的井上大佑,也因此被《TIME》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20位亞洲人」之一。
在日本,「一人卡拉OK」也相當受歡迎。因為不需要顧慮他人,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盡情歌唱,這種自由的感覺成了它的魅力之一。下次來到日本時,務必親身體驗這獨具特色的卡拉OK文化吧!想知道更多推薦的卡拉OK樂趣,可以參考FUN!JAPAN小編寫的這篇文章喔!
👉 如何在日本享受卡拉OK?熱門店家、收費制度和使用方法完整指南
表情符號(Emoji)

「表情符號(Emoji)」如今已成為社交媒體等傳訊工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開心」、「難過」等情緒,到各式各樣的資訊,都能透過簡單的圖像來表達。「EMOJI」這個詞本身,幾乎已成為全球通用的語言。
表情符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手提電話普及前的「傳呼機」(Call機)。在1990年代前期,手提電話尚未普及的時候,傳呼機曾在年輕人之間爆紅。當時的傳呼機只能接收訊息,無法發送,因此若要傳送訊息,就必須透過家裡或職場的電話、公眾電話等來操作。而在當時可使用的符號中有一個「♡」,人們開始用「♡」來表達情感,這就是表情符號的起點。
隨著行動電話與網際網路的普及,NTT DoCoMo在1999年推出可以使用手提電話連上網的「i-mode」服務,參與開發的團隊僅在短短一個月內,就創造了176種表情符號。這是為了在有限的字數中,能夠豐富地傳達情感與資訊所做出的創新嘗試。2010年,表情符號被納入國際通用的文字編碼標準「Unicode」,使用範圍隨之擴展至全球。截至2024年,已經有超過3000種以上的表情符號被使用,成為跨越語言障礙、傳遞情緒或簡潔表達長篇文字的重要工具。不過,也因文化差異的存在,部分表情符號所傳達的意義可能不同,因此在進行國際交流時,也需特別留意。
QR Code

「QR Code」如今已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例如在便利店、餐廳、公共交通工具的付款,以及戲院或活動場館的入場憑證等。透過掃描器或智能手提電話掃描後,就能連接到網站或進行無現金支付等,是一種劃時代的技術。QR Code的起源,來自於為了管理汽車零件的生產流程而開發的。當時常用的「一維碼(線性條碼)」只能橫向儲存約20個字元的英數字,但在1994年,DENSO WAVE公司經過多次研究,開發出能儲存數十倍甚至數百倍資訊的「QR Code」。它不僅能從360度任意角度快速掃描,還具備錯誤修正功能,即使條碼有髒污或損壞也能正確讀取。到了2002年,具備掃描QR Code功能的手機問世。之後,隨著2010年起智能手提電話的普及,掃描用的應用程式也開始被廣泛使用,QR Code因此迅速普及到全世界。DENSO WAVE將這項技術命名為「QR Code」,取自「Quick Response」(快速反應)的字首。雖然他們取得了專利,但其生成與使用完全免費,因此成為一項人人都能自由使用、並改變世界的劃時代技術發明。
日本的3項文具發明

在眾多日本的發明品當中,文具也是一大亮點。憑藉其高機能性、優秀的設計美感與細緻的巧思,不僅受到日本在地民眾的喜愛,也成為許多來日觀光客的熱門手信。
可擦式原子筆(魔擦筆)
PILOT百樂公司所開發的「FRIXION BALL」,徹底顛覆了「原子筆寫下的字無法擦掉」的常識。該產品於2007年正式上市後隨即大受歡迎。只需用筆尾附帶的特殊橡皮擦頭摩擦,字跡就能被擦除,而且完全不會產生擦膠碎,堪稱如魔法般的原子筆。其原理在於使用了會隨溫度改變顏色的特殊墨水,據說研發靈感來自於楓葉因氣溫變化而改變葉片顏色的自然現象。這種墨水在60°C以上會變透明,而在-20°C以下又會恢復原本顏色。因此,若將用魔擦筆寫的筆記放在高溫環境中,字跡會消失;相反地,放進冰箱裡竟能讓文字再次浮現。這款產品的研發歷程長達近30年,正是日本「製造精神」中那份堅持與耐心所孕育出的傑出發明。
無針訂書機
在日本,將文件裝訂起來的文具通常稱為「訂書機」(ホッチキス),其正式名稱為「ステープラー」(Stapler),並需搭配金屬釘針使用。而顛覆這個常識、不使用金屬針也能裝訂紙張的創新文具,就是「無針訂書機」(針なしステープラー)。
這項環保又安全的產品由日本的KOKUYO S&T株式會社於2009年推出。事實上,類似的構想早在1900年代的歐美國家便曾出現,但因裝訂強度不足而未能普及。KOKUYO採用在紙張上切出H字形等切口,再將部分紙角插入其中進行固定的設計,使得原本最多只能裝訂約4張紙的限制,一舉提升至可處理約10張的紙量。這種無需使用針、膠帶、膠水或縫線的魔法訂書機也持續進化中,例如可單手操作的手持操作式、連小朋友都能使用的迷你型,甚至還開發出「不需打孔就能裝訂」的Harinax Press系列。兼具環保、安全、便利與實用性,是日本引以為傲的代表性文具之一。
塗改帶

可以擦掉原子筆或螢光筆等無法用擦膠擦掉筆跡的文具「塗改帶」,其實是日本的發明。位於大阪的擦膠製造商「株式會社SEED」在1989年率先在全球推出了這項產品。這家公司也是全世界第一個販售「塑膠擦膠」的企業。
在那之前,市面上主要使用的是美國開發的液體塗改液。不過塗改液有不少缺點,比如乾得慢、修正後的表面凹凸不平、不易在上面重新書寫,還有它獨特的氣味也常讓人感到不舒服。SEED公司受到卡式錄音帶的啟發,產生了「與其用液體,不如改用膠帶」的構想。經過五年的研發,修正帶終於問世。第一款塗改帶「ケシワード」是從上往下拉的直式設計,之後才出現現在主流的橫向拉式設計。塗改帶的樣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像是方便攜帶的小型款、筆型款,甚至有強調設計感的角色圖案款等。日本的塗改帶兼具高品質、穩定性能與使用便利性,因此在全球也獲得極高評價。
FUN!JAPAN小編推薦的人氣文具手信

紙膠帶
紙膠帶是日常生活中能夠享受的色彩繽紛且美麗的文具。日本的紙膠帶擁有豐富多樣的顏色與設計,材質薄且不易撕破,在品質方面也非常推薦。
🛒推薦的紙膠帶(在Yahoo!Shopping購買)👉請按此處
便利貼
日本的便利貼以「可愛」與「實用」兼具的設計為特色,具有日本獨特設計的便利貼也非常值得推薦。
🛒 推薦的便利貼(在Yahoo!Shopping購買)👉請按此處
趣味擦膠
這是一款充滿日本對「製造精神」的講究與趣味巧思的商品,兼具高品質與獨特設計。
🛒 推薦充滿創意的擦膠(Yahoo!Shopping購買)👉請按此處
- 參考資料:《改變世界的日本發明品!超厲害的日本30選》/株式會社Gakken
- 《引以為傲的日本製造圖鑑》/株式會社金之星社
- 參考:株式會社DENSO WAVE:https://www.denso-wave.com/ja/system/qr/fundamental/qrcode/qrc/index.html
- 株式會社SEED:https://www.seedr.co.jp/products_category/tape/
- 株式會社PILOT Corporation:https://www.pilot.co.jp/employment/project/index.html
Comments